甲蟲飼養重點是什麼?飼養獨角仙與鍬形蟲有哪些注意事項?本文將介紹獨角仙與鍬形蟲成長過程、甲蟲雞母蟲要怎麼飼養,以及如何製作適合甲蟲或是雞母蟲生活的飼養籠!如有更多獨角仙與鍬形蟲飼養疑問,文末再分享甲蟲飼養專家給你!
目錄
  •  

ㄧ、甲蟲飼養教學!第一次飼養獨角仙、鍬形蟲就上手

(一)獨角仙、鍬形蟲是昆蟲!甲蟲種類有哪些?

甲蟲泛指鞘翅目的昆蟲,他們的身體外殼通常堅硬且第一對翅膀通常也硬化成盔甲一般,我們稱之為鞘翅,他們的第二對翅膀收摺並被保護於鞘翅之下。
甲蟲是世界上種類最多的動物,約有四分之一的動物種類是甲蟲,共約40萬種。
其中我們常飼養的甲蟲通常就是屬於金龜科的獨角仙與兜蟲或是鍬形蟲科的鍬形蟲。他們常常有著碩大的體型、或是孔武有力的特別外型因而深受歡迎。

(二)獨角仙、鍬形蟲哪裏不一樣?兜蟲、金龜子又是什麼?

獨角仙與鍬形蟲雖然在飼養方式上相近,但是他們是分屬不同類別的昆蟲喔,外觀也有很大的區別!
兜蟲雄性成蟲的頭部與胸部上常有獨特又有魅力的犄角突起,而我們最熟悉的獨角仙就屬於兜蟲中的一員,獨角仙頭部的犄角在大型個體上非常顯眼,末端還會有特別的四個分叉。
而鍬形蟲的公蟲頭部有一對發達的大顎,許多種類的鞘翅多數都具有金屬光澤,光是台灣就有近60種的鍬形蟲!

 

(三)甲蟲的生命週期有多久?獨角仙與鍬形蟲可以活多久?

甲蟲的一生會經過卵、幼蟲(雞母蟲)、蛹與成蟲四個階段,屬於完全變態。
雞母蟲泛指獨角仙、鍬形蟲等甲蟲的幼蟲期,從雞母蟲到成蟲通常需要幾個月到一至兩年的時間,具體時長取決於種類和環境條件,例如獨角仙的幼蟲期約9~ 10個月、許多大兜蟲的幼蟲期長達一年半甚至兩年以上。
當甲蟲進到成蟲的階段,也就是鐵甲武士的型態的時候,壽命可能就只剩下半年。
獨角仙成蟲壽命約3-6個月,兜蟲成蟲大概都不超過半年。而鍬形蟲成蟲相對長壽,有許多種類成蟲可以超過一年,例如大鍬屬與彩虹鍬形蟲等等。

二、甲蟲吃什麼!獨角仙與鍬形蟲食物選擇看這邊

獨角仙與鍬形蟲在野外大多是以植物的汁液為主要食物來源,常會在某些樹種的樹幹、枝條上以口器或足部破壞樹皮去取食流出的汁液,他們也常會去取食成熟、腐爛的果實等或是訪花。
而在實際飼養的時候,常會以水果或是甲蟲果凍來當作他們的食物。水果甲蟲最喜歡的有蘋果、香蕉、鳳梨等,但是建議用甲蟲果凍來餵養甲蟲,便宜又營養,也比水果好清潔更換喔。
不過建議不要餵甲蟲吃一般的果凍喔,人吃的果凍太甜了,也可能讓甲蟲吃到平常不會吃到的添加物,其實甲蟲果凍是很清淡的,是模仿樹液添加一些必須的養分,而且可能也比較便宜喔。
甲蟲果凍的成分對人來說都是安全的,只是不好吃而已,因為前面提到,模仿樹液的甲蟲果凍,其實沒什麼味道。

三、甲蟲飼養環境佈置全攻略,親手佈置獨角仙、鍬形蟲的家

(一)獨角仙、鍬形蟲飼養環境與空間要求:

飼養籠的大小建議為甲蟲體長的至少兩倍以上。這樣的空間不僅能讓甲蟲自由活動,也足夠放置必要的底材和裝飾物,有助於甲蟲自然的挖掘和攀爬。以獨角仙為例,6-8公分的獨角仙建議住在20*15*15公分的容器裡。

 

(二)甲蟲飼養籠底材怎麼選擇才適合獨角仙與鍬形蟲:

光滑的塑膠籠或是玻璃缸對獨角仙與鍬形蟲的爬行很不友善,需要鋪一些底材讓甲蟲可以自在爬行、與躲藏,也有吸附排泄維持整潔的功用喔。下面介紹一些常用的材料。
水苔:水苔是一種很好的底材,很適合甲蟲,因為水苔能夠保持濕度,並為甲蟲提供攀爬的附著處,鋪約厚度約三到五公分的水苔可以讓甲蟲自在移動也可以有地方躲藏
腐植土與落葉:厚度約三到五公分的腐植土搭配落葉作為底材,這樣的組合可以模擬大自然中的環境供甲蟲攀爬,與挖掘躲藏。
甲蟲果凍台:在缸中放置甲蟲果凍作為食物來源。建議使用木頭果凍台來擺放果凍,讓甲蟲在吃東西的時候可以有地方抓著,也比較可以維持缸內的整潔。
甲蟲攀爬木:在缸中放置幾塊攀爬木條不僅增加美觀,還有實際的功能。當甲蟲翻倒時,它們可以利用這些木條努力翻回正常姿勢,避免甲蟲為了翻正而掙扎的精疲力竭。

四、獨角仙、鍬形蟲飼養更多的注意事項,甲蟲溫度與濕度的控制

一般來說甲蟲在台灣其實怕熱不怕冷飼養的溫度建議在25-28度,盡量不要超過30度,所以甲蟲最好養在室內,也不要放在窗台讓太陽直射,一來甲蟲多是夜行性或晨昏型,不太喜歡陽光,一來更是因為太陽照射容易讓缸內溫度過高。
獨角仙、兜蟲與鍬形蟲都是在樹林中的昆蟲,需要濕度較高的環境,過濕或過乾都可能對甲蟲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濕度的維持可以透過底材的含水量調控,因此保持底材濕潤至關重要,濕度應維持在「潮濕但擠不出水」的程度。,另外別忘了每天要噴一次水喔。

 


 

五、開始雞母蟲飼養超簡單,認識獨角仙與鍬形蟲幼蟲

(一)獨角仙跟鍬形蟲的雞母蟲要養多久?

雞母蟲階段的獨角仙和鍬形蟲在外型上非常相似,通常都是C形或蜷曲的形狀,較軟的身體呈白色到淺黃色的體色,頭部為黑褐色,較為堅硬。這一階段主要的生活目的是進食和生長,為之後的蛹化和成蟲階段積累能量,這個階段的時間依種類不同會有很大的差異,獨角仙約9-10個月,大兜蟲大都超過1.5年、許多鍬形蟲也需要8-10個月才會化蛹。化蛹後大約經過1-2個月的蛹期便會羽化成甲蟲囉!

(二)我養的雞母蟲是獨角仙還是鍬形蟲?

甲蟲的雞母蟲都是白白胖胖的,看起來都一樣,不容易區分出種類,但是還是可以區分出獨角仙雞母蟲與鍬形蟲的雞母蟲:獨角仙雞母蟲其尾端的肛門開口的縫呈現橫向,頭殼常常顏色較深成棕黑色,而鍬形蟲雞母蟲其尾端的肛門開口則是直向的,頭殼顏色則通常比較淺而呈現橘褐色。而獨角仙飼養通常是住在黑黑的腐植土中,鍬形蟲則是在顏色淺一點的木屑中。

 

六、雞母蟲吃什麼?鍬形蟲與獨角仙幼蟲的飼養筆記

(一)獨角仙飼育土與鍬形蟲的木屑與菌瓶

獨角仙、兜蟲與金龜子的雞母蟲,主要是以腐植土中的有機腐殖質為食,所以在飼養的時候我們會用甲蟲專用的腐植土飼養,雞母蟲就會在土中慢慢的長大。
常見的鍬形蟲雞母蟲多是以腐爛木頭為食,在飼養的時候我們可以用發酵過的木屑來飼養,坊間也常用菌瓶來飼養,菌瓶是將新鮮木屑加入菌種去分解發酵,可以保有更多養分。

(二)雞母蟲要怎麼換土?多久要幫雞母蟲換土呢?

獨角仙與兜蟲建議一到兩個月換一次土,當我們打開蓋子,看到土的表面有明顯一顆顆大便的時候就代表吃得差不多了,應該要換土了,我們可以用大一點的容器飼養,比較不用太頻繁的換土,但是甲蟲土是有經過發酵的,換土過後超過一兩個月養分會慢慢的分解掉,對雞母蟲來說不好,所以建議至少一個半月要換一次土。
換土的時候把飼養籠內的土跟雞母蟲倒出來,倒入新的甲蟲土,加水調整濕度,當我們用力壓握泥土可以感覺到明顯的水分,但不會擠出水滴的程度,就是最適合雞母蟲的濕度。最後把雞母蟲放上去,他就會自己鑽下去了。

(三)雞母蟲飼養要多大空間?鍬形蟲與獨角仙幼蟲要分開養嗎?

雞母蟲的飼養空間依成蟲預期的大小去推算,以獨角仙來說容量建議2公升左右,大一點寬敞的空間可以降低化蛹畸形或失敗的可能性,也有比較好的機會養出大型的個體喔,另外比較多的食物也可以稍微拉長換土的頻率!鍬形蟲一般來說體型不大,一隻雞母蟲可以一個菌瓶的空間通常就很足夠了。
通常不建議一個飼養籠養多隻雞母蟲,一來怕空間不夠造成影響,二來比較好追蹤每隻的狀況,也避免病菌傳染。而有些種類例如南洋大兜蟲又蟲則是會互相攻擊,必須一籠一隻喔。


 

七、雞母蟲化蛹了?鍬形蟲與獨角仙雞母蟲飼養最後的一哩路

雞母蟲化蛹時會在土中製作一個土球稱作蛹室,雞母蟲會在裡面化蛹,有的時候可以從飼養籠外就可以觀察到這個構造,有的時候換土時會有一顆土球黏著倒不太出來,這時候我們就知道雞母蟲已經準備要化蛹了。
雞母蟲準備化蛹後就不會再吃東西,所以不需要再換土,就靜靜等待獨角仙或鍬形蟲羽化就好。
蛹室跟甲蟲順利羽化與否是有很大的關係,通常建議不要破壞蛹室,可以輕輕挖個小洞觀察,但如果蛹室像蛋殼一樣開成兩半,就需要製作人工蛹室給他喔!
化蛹之後只需要偶爾查看一下是否甲蟲羽化爬了出來就好,太多的干擾都會影響到蛹的變態與羽化喔!例如羽化的過程中,甲蟲會把翅膀伸出來硬化乾燥,這時候千萬不要打擾他,不然未來他身體可能造成畸形或殘缺喔。
甲蟲羽化後還會有一段時間繼續待在蛹室中,這段時間我們稱做蟄伏,大約一至數週的時間,因為消化器官還沒完全成熟,所以他們不會吃東西喔。一但他們過蟄伏準備開吃,就會爬出蛹室四處爬行尋找食物,這個時候再給他吃果凍就可以了喔,如果你擔心甲蟲蟄伏完沒東西吃,可以先放少量果凍,但是不用因為他不吃就太焦慮喔,時間到了就會開始變得很貪吃拉!

 

 

 


 

八、獨角仙、鍬形蟲怎麼養?蟲蟲巴斯提供最完整的細心的甲蟲飼養教學

在甲蟲飼養上如果有任何不了解或不清楚的地方,都可以向專業飼養獨角仙與鍬形蟲的昆蟲館「蟲蟲巴斯」諮詢。現場有販售各種國內外的甲蟲成蟲與雞母蟲以及完整的飼養用具套組,讓飼養甲蟲完全不用煩惱。
除此之外,蟲蟲巴斯也提供昆蟲體驗課程,包含昆蟲生態觀察、標本製作等課程,適合各種年齡層的小朋友參加,家長也可以一起陪同上課,在週末親子活動時間達到親子同樂的目的,又能寓教於樂!
蟲蟲巴斯的平日課後也有昆蟲生態體驗課程,開課時間為週一~週五的每天下午,可以依照課表自由挑選、搭配小朋友感興趣的課程!

 
想學習飼養獨角仙或鍬形蟲嗎?  或者想體驗與昆蟲動物互動的過程嗎?  馬上點擊下方按鈕預約課程吧!